裝潢時常聽說「系統櫃」既省時又省錢,但究竟價格如何計算、該預算多少呢?本篇將以親切專業的角度,為您深入介紹台灣地區系統櫃的價格行情、影響價格的因素、各大品牌特色比較,以及常見施工流程與注意事項,最後也推薦查價與比價工具,讓您在規劃系統家具時胸有成竹!
一、系統櫃種類與價格計算方式
什麼是系統櫃? 系統櫃是以標準化板材與五金組件,依空間尺寸模組化打造的固定家具。常見種類包含:廚房系統櫥櫃(下櫃、吊櫃)、衣櫃、書櫃、電視櫃、鞋櫃、玄關收納櫃、吊櫃等,只要是固定在室內、量身訂製的櫃體都算系統家具的一環。系統櫃採現場組裝、模組化生產,因此施工快速、風格統一且不易產生粉塵,頗受現代裝潢歡迎。與傳統木作相比,系統櫃不需現場釘製和上漆,工期短、價格透明且材料環保(多使用再生木料壓製板材)。
如何計價? 台灣系統櫃通常以長度單位「尺」(約30.3公分)計價(blog.jiufengls.com)。廠商會先區分櫃體的高度類型,再以櫃子的寬度長度來計價。不同高度的櫃體每尺單價略有差異,以下為一般行情參考:
- 矮櫃/吊櫃(高度<120公分):有門片的每尺約 NT$2,800~3,800;若是不加門的開放格櫃則每尺約 NT$2,000~2,800。此類包含廚房上吊櫃、窗邊矮櫃等。
- 高櫃/立櫃(高度約120~240公分):每尺約 NT$3,800~5,500,如衣物收納櫃、客廳展示櫃等。如果高櫃採用滑門(趟門)設計,因五金成本較高,每尺約 NT$4,500~6,500。
- 超低矮櫃(高度<50公分):例如電視櫃或床邊榻榻米矮櫃,由於高度小板材用量少,每尺價格相對便宜,約 NT$2,500~2,800 (pro360.com.tw)。
上述為基本櫃體價格範圍,實際報價多以「每尺$__元起」呈現,會隨您選擇的板材等級、門片樣式和配件升級而向上調整。不少系統家具業者也提供整體預算每坪估價的概算方式:根據行情,系統櫃裝潢每坪大約 NT$15,000~20,000 元起就能滿足基本收納機能;若希望採用進口五金、特殊材質或講究造型設計,建議每坪預算拉高到 NT$25,000 以上較為充裕。例如10坪空間若大量使用系統櫃,基本材料費約在 28 萬元上下 (askprice.co)。總體而言,系統櫃相較傳統木作略省一些成本與工時,但也會因為選配不同而價格有很大彈性。

▲客廳空間大量運用白色系統櫃做滿牆收納,風格統一且大幅提升收納量。系統家具可依空間尺寸彈性定製,各種高度與格局的櫃體都能透過「每尺單價×實際尺數」方式報價。圖中櫃體包含開放格與門片,設計時可視收納需求調整配置。
二、影響系統櫃價格的主要因素
系統櫃價格差異很大,從每尺幾千元到上萬元都有。到底哪些因素決定了系統家具的價格高低呢?以下列出幾項關鍵要素:
- 板材等級與產地:板材成本通常佔系統櫃預算的大宗(約40%左右),不同材質與來源價差懸殊。一般常見板材依價格高低排序:約 實木>木芯板>夾板>密集板(纖維板)>塑合板等 (blog.dsf.tw)。例如木芯板(夾雜實木條的合板)每才要 NT$550~850,塑合板(常用的環保塑合板材)每才約 NT$50~200 (pro360.com.tw, pro360.com.tw)。進口板材價格更高,以歐洲進口板為例,品質穩定耐用,但價格往往比中國、東南亞產板材貴出約 30~50% (blog.jiufengls.com)。此外,若選用最新環保等級(E0級)板材或特殊防潮板,也會在一般報價基礎上額外加收約15%~30%的費用。因此板材種類、品牌(如大亞、南亞板材或進口Egger板等)會直接影響系統櫃單價。
- 五金配件品質:五金佔整體成本約20%左右。系統櫃所需的鉸鏈、滑軌、把手、吊桿等五金若升級為知名品牌,價格明顯提高。例如一般基本鉸鏈每個約 NT$50~120,而德國 Blum 等緩衝鉸鏈單價可達基本款的 3 倍!同理,抽屜滑軌也有國產與進口差異,帶緩衝的高級滑軌一組可能數百甚至上千元。以衣櫃為例,如果設計了多個抽屜,光抽屜的滑軌與製作成本就是一筆不小的開銷。一般建議:廚房、衛浴等頻繁使用的系統櫃宜投資高級五金(耐重耐用防鏽),而臥室、更衣室等處則選擇標準等級即可兼顧預算。
- 客製化程度與加工難度:系統家具雖是模組化,但仍可依需求做特殊設計。如果您的系統櫃有非標準尺寸或特殊造型,比如圓弧收邊、斜角切割、造型門板等,都會增加加工費用。一般每增加一道特殊工序,都需額外計價:例如曲面弧形造型可能每才要多收數百至上千元加工費。特殊材質門板(如玻璃門、百葉門)、隱藏把手開槽、鋁框玻璃門片、烤漆門板等也都有不同加價幅度。另外,櫃體內部配置越複雜(如活動層板、多層抽屜、升降掛衣桿、拉籃等配件組件),總價也會相應提高。舉例而言,一組六尺寬的衣櫃若包含6個抽屜、長吊衣桿等,可能比純空櫃價格多出將近50% (blog.dsf.tw)。
- 品牌與通路:選擇不同系統櫃品牌或施工團隊也會影響報價。坊間系統家具可分國產與進口兩大類,進口品牌因含運輸、關稅成本,價位自然較高 (house.chinatimes.com)。例如歐德傢俱(Order)作為進口系統家具代表,品質口碑佳、設計專業,但價格屬於高價位級距 (house.chinatimes.com)。反之,國產品牌如三商美福、愛菲爾 (Eiffel)等連鎖廠商,價格比歐德略低一些 (house.chinatimes.com),強調一站式服務和材料透明;還有許多在地工作室(如雅亦廚具、安德康等)走客製化路線,價格彈性空間較大。大型家具賣場通路如 IKEA、特力屋 (B&Q) 也提供系統家具產品或代工服務,優點是標準模組價格透明、相對經濟實惠,缺點是客製彈性較低、耐用度相對普通 (blog.jiufengls.com, blog.jiufengls.com)。消費者可依預算和需求選擇適合的廠商:預算充裕又重視品質者可考慮進口或大型品牌,強調CP值則可多比較國產系統櫃或評價良好的工作室作品。
- 工法與設計費:一般委託系統家具廠商製作,常包含基本設計服務在內,不另外收費;但若透過室內設計公司統籌,可能會加計設計監工費用。工法方面則主要體現在門片與表面處理,例如門板的烤漆、皮革包覆、實木皮貼覆等工藝,這些都會較標準的耐磨塑合板門片來得昂貴。還有些系統櫃會結合現場木作或鐵件(例如砌磚基座、金屬腳座、背牆造型),這類「系統櫃+異材質」的混搭作法,美觀度提升但成本也相對提高。不過從另一角度,模組化系統櫃可大量降低現場施工的人力工時費,省下的木工人工和油漆費,其實也是價格上的優勢之一 (blog.dsf.tw, blog.dsf.tw)。
綜上,系統櫃每尺報價只是起點,實際價格會因板材、五金、造型等選擇不同而上下浮動。建議規劃預算時預留一些彈性,並和廠商確認報價中包含哪些項目,以免日後額外加價超出預算。
三、各大品牌與系統櫃廠商價格比較
市面上系統櫃的選擇眾多,從國際品牌到本土工作室,各有特色和定位。以下簡介幾個在台灣較常見的系統家具品牌/廠商及其價格特點:
- IKEA:國際知名家具賣場,提供模組化系統廚具(METOD系列)、衣櫃(PAX系列)、書架櫃等多種收納家具。價格走平價路線,價目透明,消費者可自行選配內件五金。優點是經濟實惠、現貨品項多,但尺寸模組制式,須配合固定規格,未必完全貼合台灣房型;耐用度方面表現中等,板材多為密集板,使用年限和穩定度略遜於客製系統櫃 (blog.jiufengls.com, blog.jiufengls.com)。IKEA系統家具通常需要自行組裝或付費請師傅安裝,安裝服務費視商品件數另計。
- 特力屋(B&Q):「DIY居家館」特力屋除了販售板材與模組家具外,也提供系統櫃訂製服務。他們與合作的系統家具廠商(如安德康等)對接,可由門市人員協助丈量和安裝安排。一些消費者經驗指出,透過特力屋下訂系統櫃,等待備料約兩週、現場施工2-3天即可完成,整體效率不錯 (blog.littlemoon.tw)。特力屋的系統櫃價格屬中等,板材以國產E1級為主,可選配一般與進口五金(如門鉸、滑軌升級)。優點是有實體門市諮詢,經常推出套組優惠或折價券,可降低部分成本;缺點是樣式選擇相對有限,主要提供基礎款式的收納櫃,可塑性不及獨立系統櫃廠商。
- 歐德傢俱(Order):來自歐洲的系統家具品牌,在台深耕多年。強調採用歐洲進口板材及五金,品質與環保性能優異(甲醛釋出極低等)。歐德提供從設計到安裝的一條龍服務,設計師專業度高,能依照屋主需求打造各種風格的收納空間。其價格在業界屬於高價位,據悉進口系統櫃每尺可能上看 $8,000 以上,但相對品質與耐用度也備受肯定。有裝潢業主比較同尺寸衣櫃發現,歐德系統櫃報價甚至可能高於木工現場打造的櫃子 (courcasa.com)(因木工不用加算運費、品牌行銷等成本)。總之,歐德適合預算充裕、追求頂級質感及長年保固者;其售後服務完善,據稱有提供五年、十年等結構體保固方案,讓消費者較安心。
- 三商美福:本土大型系統家具與室內設計公司,提供免費丈量與3D模擬服務。一站式統包從系統櫃到軟裝都有顧及,走中高價位路線。使用的板材級數較高(強調綠建材低甲醛),五金多採用 Blum 等國際品牌,價格比一般小工廠略高。一些客戶反映三商美福的系統櫃**「雖然貴一點但後續維修服務有保障」。適合重視設計溝通**、希望有品牌售後支持的裝潢族群。
- 愛菲爾 (Eiffel):台灣連鎖的系統家具暨廚具品牌,主打防蟑防潮系統櫃及客製設計服務,在各地有展示門市。據稱愛菲爾的價格比歐德便宜一些,但品質仍維持在高水準。愛菲爾提供整體廚房設計、辦公家具等多元產品,是想在全室多處打造系統櫃時的一個考量對象。其強調價格透明、材料安全,用料幾乎可與國際品牌比擬,因此報價屬中高級距。
- 雅亦廚具/雅藝系統櫃:以廚房系統櫥櫃見長的在地店家,服務北部地區多年。提供流理台、不鏽鋼檯面、系統櫥櫃規劃安裝等服務,特色是在廚房翻新方面經驗豐富。價格上走親民路線,例如展示品六門衣櫃含頂櫃特價約 NT$29,999(尺寸240x60x280cm)可參考,其客製新做的價位則視選材與尺寸報價。雅藝這類地方型系統櫃商家,彈性高、報價有競爭力,但多半規模不大,需要選擇信譽良好的師傅團隊,以確保施工品質。
除了上述,尚有許多中小型系統櫃工廠和工作室散佈各地,例如安德康(竹苗地區知名度高)、歐雅、綠的、歐森等等。不同廠商在板材來源、設計風格、價格策略上各有側重。建議多比較 2~3家報價單,特別留意報價內容是否完整(板材等級、五金品牌、有無含門片和配件等),才能真正比較出誰的CP值最佳。下一節將說明系統櫃報價常見的眉角與注意事項。
四、系統櫃施工流程與工期
想訂做系統櫃,不妨先了解一下典型的製作流程,以便掌握時間進度。一般在台灣,系統家具從洽談到完工主要有以下幾個步驟:
- 現場丈量與設計溝通:選定廠商後,會預約設計人員到府丈量空間尺寸,並了解您的收納需求、風格偏好等。這階段您可以提出想要的格局配置,例如幾個抽屜、哪裡做吊櫃等等,設計師會據此進行規劃。
- 圖面規劃與確認:丈量後經過幾天,廠商會提出系統櫃設計圖或3D 模擬圖供您確認。您應仔細審視圖面,確定尺寸格局符合需求。如果有異動,此時提出調整,討論修改方案。滿意後再進入簽約。
- 簽約報價與預付訂金:確認設計無誤,即與廠商簽訂合約並付訂金。訂金通常約為總價的30%,支付後即表示確認訂製,若臨時變更將可能無法退款(因為廠商會立即投入生產材料)。合約中會載明製作內容、材料規格、價款及保固等條款,記得仔細閱讀再簽署。
- 工廠製作階段:簽約後,系統櫃進入生產程序。工廠會根據設計圖裁切板材、封邊處理、預鑽五金孔位等,製作出各櫃體板件。這段期間通常需要約1~2週(依訂單量和櫃體數量而定)。據業界經驗,從下單到完成板材生產大約10個工作天左右 (pro360.com.tw)。板件備妥後,安排運送到府準備組裝。
- 現場安裝與完工:系統櫃安裝相對迅速,因為大部分工作已在工廠完成。師傅會將板件帶到現場依圖組裝固定,通常單一空間的系統櫃可在數小時內裝妥,全室多組櫃體也只需 1~2個工作天 即可完成安裝 (pro360.com.tw)。安裝過程幾乎只有板件鎖合聲,粉塵、噪音較少,鄰居干擾也相對降低。屋主可在場監看,如有問題當下提出。
- 驗收與保固服務:安裝完畢後要逐一驗收,檢查外觀板材有無刮傷、門片開合是否順暢、抽屜滑軌是否順利,五金是否緊固等。若有瑕疵請現場反應請廠商調整。多數系統櫃廠商提供至少1年結構體保固,部分零件如鉸鏈可能保固數年不等(視品牌而定)。有些大廠另有延長保固方案,例如付費升級10年全保等。建議您在簽約前就問清楚保固範圍,以及日後維修聯絡方式,確保權益。
整體來說,系統櫃製作相當有效率,以一般兩三組櫃的住宅來說,從洽談到完成平均3~4週可搞定,比傳統木作動輒數月的工期大為縮短 (house.chinatimes.com)。當然,遇裝潢旺季或客製需求多,時間可能拉長。您可以與廠商保持溝通,瞭解每階段進度以便配合裝潢時程。
五、常見陷阱與消費者注意事項
購買系統櫃雖然相對省心,但在洽談簽約時仍需特別留意一些潛在的陷阱,才能避免預算超支或日後困擾:
- 報價內容不完整:務必弄清楚廠商給的單價包含哪些項目。有些不肖業者宣稱超低每尺單價,實際只算「空櫃價格」,不含門片、抽屜、吊衣桿、緩衝器等配件。等到設計規劃時這些必要配件才逐一加價,導致總價大增,讓人誤入低價陷阱。解決方法:索取詳細報價單,確認門片、五金、運費是否已計入。如果某報價特別便宜,要警覺是否遺漏了必要項目。
- 尺寸計算與單位陷阱:系統櫃報價一般以尺或才為單位,滿一單位才計價。例如櫃體寬度即使只有0.8尺,通常也會以1尺計價。為避免浪費,設計上可調整尺寸充分利用每一尺空間。另外,板材用量以才計算時,部分廠商會對不足一才的零頭料收取材料損耗費,建議在合約中約定「不足部分按實際比例計價」或允許5%以內的誤差彈性,避免為沒用到的板材多付費用。在丈量討論時,也可詢問板材開料排版情況,看看有無優化節省空間的可能。
- 額外加價條款:事先問清楚哪些情況會額外收費。例如超高櫃體是否要加價?一般超過一定高度(例如門片高超過 240cm)可能需要拆成兩片或特製,加工費自然增加。又如現場安裝若需配合切割梯形角、踢腳板造型、現場修牆補土等,這些現場施工項目是否收費?部分廠商會列一項「現場修改費」,您應了解其計價方式(按工時或定額)再簽約。運送費也需確認:大件板材若無電梯,需人工作業上樓,是否樓層費另計等,都要問明白以免日後爭議。
- 材料真假與等級:系統櫃多宣稱採環保板材,但市面板材良莠不齊。有些廠商可能以次充好,用甲醛含量較高的劣質板冒充合格綠建材。因此您在意環保健康的話,可要求廠商提供板材的環保標章或產品證明(例如F1、E0檢測報告等)。另外五金也有山寨品,國產與進口在外觀上難辨別,最好在合約中註明品牌型號,並在驗收時檢查,例如 Blum 五金通常都有鋼印標誌。唯有確認拿到報價中約定的材料,才能保障您花的錢確實用在刀口上。
- 忽略承重與施工限制:系統櫃板材大多是碎木壓製的塑合板或密集板,承重力相對實木略低。因此層板跨度不宜過大,否則長時間放重物可能出現板材下墜變形的情況。如果您打算擺放大量藏書、酒瓶等重量物品,記得和設計師溝通,加強板材厚度或增加支撐立板。又如吊櫃上牆要考量牆體條件,輕隔間牆可能需要用化學錨栓固定等等細節,都需專業評估。施工方面則注意現場環境:系統櫃進場前,地板磚是否已鋪好、壁面是否需先粉刷平整等,這些順序溝通好可避免返工。
- 保固與售後:多數系統櫃提供基本結構體一年保固,五金配件依品牌保固期(通常半年至一年不等)。大品牌或系統家具公司可能提供更長保固,例如 5 年免費保固、10 年延長保固方案等,但須留意細節:有的需要每年付保養費或定期檢查才延續有效。安裝完成後務必保存好合約及保固書,日後櫃體若有脫落、門片變形等問題,可依保固規定請廠商維修。建議在保固期將屢次小問題反映處理,過保後再來修就可能產生費用。
總之,多比較、多溝通、白紙黑字寫清楚,是系統櫃採購的不二法門。善用以上資訊提前預防踩雷,才能真正達到省錢又安心的裝潢體驗。
六、推薦資訊查詢網站與比價工具
在資訊發達的時代,裝潢前善用網路工具來查價格、比報價,可以省下許多冤枉錢。以下推薦幾個實用的系統櫃查價途徑:
- AskPrice 裝潢價格查詢平台(askprice.co):提供即時建材與裝潢價格資訊的平台。例如該站每季彙整各類建材平均行情,在其2025價格指南中顯示「系統櫃全台均價約為 NT$7,300/米」,比去年上漲7.4% (askprice.co)。此外,AskPrice推出了「建材費用計算機」的線上工具,只要選擇項目(如系統櫃)、輸入長度或坪數,系統即會自動試算對應的材料費和施工費,快速得到預估預算 (askprice.co)。透過這類工具,屋主能掌握市場行情,不容易被個別廠商喊價牽著走,做到心中有數。
- 裝潢媒合與價格參考網站:如 PRO360達人網 等也提供裝潢價格頁面,可查到系統櫃各項目行情區間。例如PRO360網站列出一般系統櫃櫃體平均落在每尺 NT$2,500~6,000 (pro360.com.tw)、不同板材每才$50~$850、門片每才$180~$800 等細項價格表 (pro360.com.tw, pro360.com.tw) 供參考,非常詳盡實用。此外這類平台能發布需求讓多位系統櫃廠商報價,比價後再決定合作對象,也是不少人節省裝潢預算的方式之一。
- 裝潢討論區與社群:善用網路論壇搜尋別人的經驗分享,也能獲得第一手資訊。像是 Mobile01 室內設計板、Dcard 居家板,常有網友分享自己的系統櫃訂製價格與成品照片,或討論某某廠商的服務品質,這些都可作為您挑選廠商的參考依據。Facebook 上也有許多裝潢社團,搜關鍵字「系統櫃」「裝潢報價」往往可以看到大家公開詢問報價、互相推薦師傅的帖子。不過網路資訊良莠不齊,參考之餘還是建議實地多比較,多和廠商溝通以取得精準的報價。
最後提醒您,系統櫃雖不像動輒上百萬的裝潢工程,但也佔裝潢預算中的一大部分(通常占整體裝潢費用的15~30%)。在資訊透明化的今天,只要用對方法、多做功課,您完全可以掌握系統櫃的價格脈動 (askprice.co)。希望本篇指南能幫助您了解台灣系統家具市場的行情與眉角,打造出理想又划算的收納空間!祝您的新家裝潢順利圓滿。
參考來源:
品牌與產地比較: house.chinatimes.com, blog.jiufengls.com;
製作流程與工期: pro360.com.tw;
AskPrice 裝潢材料價格指南: askprice.co, askprice.co;
PRO360 價格表: pro360.com.tw, pro360.com.tw。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