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大居家空間材料選購深度指南

翻修是一場耐力賽。你要和工班磨合、和預算拔河,也要面對材料在時間裡的試煉。這篇文章把工地常見的「七大空間」逐一拆解──不只是列規格,更分享現場勘驗與維護心得,希望讓第一次裝潢的你少走點冤枉路。


一、衛浴|潮濕環境下,材料的一場馬拉松

過去跑工地時,最怕看到浴室牆角發白、地面鼓起。那通常是早期防水沒做滿,水悶在磁磚下造成脫層。真正耐用的衛浴從防水層開始,而不是從馬桶或磁磚顏色開始。

工項做對了常見錯誤
PU 防水兩道以上、總膜厚 ≥ 1.5 mm只刷一道就貼磚
坡度1/60 以上排水口周圍積水
填縫環氧樹脂水泥白縫易發霉

浴室防水&貼磚三大關鍵

Tips| 如果家中只有一間浴室,別忘了安排臨時淋浴空間或外宿日程,防水層養護至少 48 小時。

→ 延伸閱讀:https://www.askprice.co/spaces/bathroom


二、室內照明|光線不是越亮越好,而是要「對的光照在對的地方」

試著把客廳全換成 6,500 K 白光,你會發現人像氣色蠟黃、家具顏色失真;反之,全屋 2,700 K 暖光讀文件又會昏昏欲睡。下面這張「照度建議表」取自實務監測值,不追求實驗室精準,但足夠應付日常。

空間建議照度 (lx)色溫範圍 (K)
客廳150–2003000–3500
餐桌200–3002700–3000
書房/廚房檯面500↑4000

現場口白|

「CR 90 以上不只是口號,拿紅色布料測試最準,一照你就知道飽和度差在哪。」──燈具業務小陳

→ 延伸閱讀:https://www.askprice.co/spaces/light


三、窗簾|不是布料愈厚愈高級,先搞清楚窗向與生活習慣

住在台北西曬的屋主常說「下午 3 點後客廳就像烤箱」。事實上同樣預算,把遮光布升級到「黑絲遮光」等級還不如在窗外加 Low-E 玻璃或蜂巢簾。表格整理了幾種主流選項:

窗簾隔熱清潔難度建議場合
蜂巢簾西晒、大面開窗
調光簾需要隱私+採光
遮光布簾需機洗臥室、影音室

小提醒:飼養貓咪別選長拖地布簾,貓爪是最好的「破壞測試員」。

→ 延伸閱讀:https://www.askprice.co/spaces/curtain


四、廚房|檯面是重災區,五金則是耐用度保證

某次驗收一間小宅廚房時,屋主抱怨檯面起刮痕才想打蠟,但原料早已吃色。建議在選材前先寫下「最常使用的料理方式」──油炸、烘焙、冷食──再看表格找出最匹配的檯面。

檯面強項可能缺點
石英石硬度高、耐酸鹼接縫處顏色微差
人造石可修磨、接縫隱形熱鍋須墊墊板
不鏽鋼耐高溫、易衝洗指紋、水痕明顯

抽屜滑軌檢查術:拉到最底再往上壓,若有明顯晃動,表示鋼珠或尼龍輪精度不足,日後容易卡滯。

→ 延伸閱讀:https://www.askprice.co/spaces/kitchen


五、窗戶|隔音與氣密是一對連動參數

在高架橋旁量測過 A-3 氣密窗與 A-4 氣密窗的差距:分貝計顯示約 3 dB,但體感卻像從「吵雜辦公室」降到「一般對話」。音量每 3 dB 體感就有明顯差異,可別小看數字。

窗型隔音氣密適用
鋁合金 A-330–35 dB一般市區
塑鋼 A-432–38 dB濱海或高架旁

維修筆記:氣密窗膠條 5–7 年開始硬化,可提前準備型號和長度,避免漏風才臨時斷貨。

→ 延伸閱讀:https://www.askprice.co/spaces/window


六、屋頂|耐候係數決定日後維修成本

金屬浪板雖輕量,但沒有做好隔熱層夏天屋內如烤箱;陶瓦外觀經典,卻對結構載重嚴格。預算不足又想兼顧美觀,可考慮「瀝青瓦+冷屋漆」的折衷組合。

屋頂重量隔熱外觀
鋁鋅浪板需加隔熱棉工業風
瀝青瓦中上多色可選
陶瓦傳統日式

工班經驗談:瓦片施工前先確認 45 度梯形桁架配置,別省防水透氣層,日後漏水最難修。

→ 延伸閱讀:https://www.askprice.co/spaces/roof


七、門|安全感來自門扇結構,也來自五金細節

有次夜訪工地,鋼木門安裝完放在牆邊靜置,師傅用指關節敲門板中央,「咚咚」實心聲證明填充岩棉。門的隔音不只靠厚度,內部填充跟門框密合度同等重要。

門種隔音防火適合空間
鋼木防火門甲/乙級玄關
實木復合門中上可加防火芯臥室、書房
玻璃門依規格陽台、隔間

施工細節:門框四周發泡膠填充後要刮平,再打矽利康封邊;否則門縫漏風、隔音打折。

→ 延伸閱讀:https://www.askprice.co/spaces/door


尾聲

真正的好材料,不一定最貴,而是最符合空間機能與生活方式的那一款。希望這篇「七大空間指南」能讓你在裝修決策時多一分底氣、少一分踩雷。